在我国住宅建筑采暖领域,节能是一个痛点。
我国住宅建筑采暖能耗为相近气候条件的发达的3倍左右。城镇建筑每年仅采暖一项的能耗,就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.5%,占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%以上。
在一些严寒地区,城镇建筑能耗甚至达到当地社会能源消费的50%左右。目前的采暖用能高能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,而且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传统管网成浪费元凶
行业专家指出,我国采暖能源浪费主要浪费在管网上。先是我国采暖系统普遍在低负荷、低效率下运行,实际供暖面积平均只有设备能力的40%至60%,管网输送效率低。
其次是缺乏控制手段。我国供暖系统只有简单的调节手段,水平失调、垂直失调现象严重;少数系统有一些量化运行管理设备,供热管理人员普遍是看天凭感觉调控供水温度,供热不足或过度时,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调节。为了避免“欠供”索性提高出水温度,此时便出现了“超供”现象。
由于传统供暖系统无有效的调控手段,造成距热源、远近端各用户供暖温差过大,冷热不均,经常有不少用户投诉室温偏低;而另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室温却偏高,用户还需要通过开窗散热来降温,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。
由此人们经常错误地认为集中供暖系统的热量供给不足,实际上这是供暖系统没有智能调控的典型表现。离热源越近的用户室温越高,离热源越远的用户室温就越低,伴随管网的供热半径越大,供暖失调就越严重,温差也就越大。
针对上述问题,供热部门为了保证供热标准,只能超负荷供热,但又致使供热量、耗电量增加,热损增大。由于整体供暖系统无智能调节,当居民外出或上班时,无法调节室内温度,使热能极大地浪费掉,所以供暖管网无智能调控是传统供暖系统先天性的弊病。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?
智能电供暖兼顾节能环保
智能电供暖是近年抢眼的节能采暖方式,其节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先,损率对比。智能电供暖热效率高达99%,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损耗。再加上用户的行为节能,在同等供暖情况下,会比传统供暖节能50%,而以水为介质的传统集中供热热效率只能在65%左右。
其次,智能电供暖可通过错峰平谷的方式利用电能,既可解决用电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并网和风电的弃风限电问题,又减少了电能的浪费,为用户节省了费用。
第三,智能电供暖可分户、分室、分时供暖,温度可随意调控。不住人时可不供暖,不同居室需要不同温度时可随意调整。智能电供暖克服了管网式供暖热源近端与远端温差、高层与低层温差、同一栋楼房中间和两侧的温差等缺点。在保温条件相同的条件下,智能电供暖每户的温度没有差别。
环保方面,智能电供暖,以清洁的电力为能源,无有害固体、液态和气体的排放,无噪声污染。而传统燃煤供暖,烧一吨煤,产生1600×S%千克SO2,1.2万立米废气,排放1千克烟尘。如果用智能电供暖逐步替代燃煤,城市雾霾就会大大减少。
由此,住宅建筑采暖领域从根本上解决节能问题,应用智能电供暖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。
今年两会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十三五开局之年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。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推进以电代煤、以气代煤。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。完善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,提高清洁能源比重。